5月24-25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本届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挑战杯”竞赛作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该赛事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竞赛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激励青年学子探索科技前沿,展现创新智慧。
AHFE双创组学生团队的项目“声入人心--基于AGI的便携式助听器在老年听障群体精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在王婷婷教授、张帅老师和丁可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入围本次挑战杯上海市决赛,实现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该赛事0的突破,同时实现了几年以来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在该赛事的再次突破。团队是由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的徐已昕、嵇晟、姚珮然、王馨婕、琚宪梦、陈一赫、沈佳奇和朱震宇等八位多专业学生构成的一支跨专业学科团队。团队目前已发表相关论文3篇、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和10项软件著作权等均为学生一作。项目最终凭借“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双核创新,在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赛中荣获科技发明制作B类二等奖及校级特等奖。自创立伊始,AHFE双创团队始终秉承“实践育人”核心理念,指导教师团队的王婷婷教授和董恩宏教授坚持以创新赛事为育人载体,持续激励学生突破舒适边界,在挑战中实现自我超越与意志淬炼。团队着力构建“非功利化”成长生态,破除“唯结果论”的价值评价体系,看重竞赛中实践的过程性,将竞赛过程转化为能力锻造的熔炉。团队始终坚持以赛事为镜,照见成长轨迹;以实践为尺,丈量进步空间,通过“做中学、学中创”的闭环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锤炼创新能力与职业精神,真正实现“以赛促学强本领,以学促用育英才”的双创教育目标。这种“成长型思维”导向的培养机制,既孕育出敢闯会创的硬核实力,更铸就了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生动范本。
本项目始于2023年10月学生团队深入上海浦东新区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时发现的听力健康社会痛点,学生团队首次系统揭示听障群体在医疗沟通与社会融入中的隐形困境,由此开启“用科技守护听力健康”的创新探索。团队历经两年四期迭代升级:2024年2月一期创新构建“三维立体”科普模式,联合3家社区开展3场沉浸式宣讲;3月成立跨学科研究团队,4月自主设计团队首款以便携为特色的助听器机械结构并申请相关专利。8月二期提出“以听促伴”创新理念,打造听力健康-认知训练-社交支持三维服务体系;10月三期打造“软件+硬件+服务”闭环生态。进入2025年,项目四期以AI技术赋能跨越式发展,推出的基于AGI的便携式助听设备构建个性化健康评估模型,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发展彰显了青年学子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老龄化社会听力健康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领奖台的聚光灯终会熄灭,但科技向善的火种永远炽热。AHFE这支由“00后”主导的团队,在助听器方寸之间诠释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从深入基层调研被汗水浸湿的衣衫,到社区调研时老人紧握的双手,每个感动瞬间都化作砥砺前行的力量。我们将带着挑战杯的荣光再出发,与更多同行者加入这场“打破沉默”的行动,用创新之钥开启被岁月尘封的听觉世界,让技术进步的每个字节都跳动着人文关怀的脉搏。这是这支00后的学生团队作为Z世代对老龄化社会的深情回应,更是中国青年献给未来的有声情书。